亚洲色吧

NEWS 新闻

江南青火,深入贵州侗寨的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传承之旅

发布日期:2025-08-13   图:亚洲色吧    文:亚洲色吧    审核:王维青 编辑:滕影
亚洲色吧 亚洲色吧
审核 王维青 编辑:滕影

近日,亚洲色吧 “青火计划”暑期实践团深入贵州侗寨,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传承之旅。鼓楼火塘边歌声绕梁,实践团穿梭于青山绿水间,深入挖掘瑶浴、斗牛、新米节等千年文化精髓,与当地孩童携手设计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邦小瓢、邦小穗、邦小岜、邦小牛四大卡通形象公仔,以创新设计为笔,绘就少数民族文化崭新画卷,为贵州新风采建设注入了青春活力,谱写千年侗韵时代华章。

实践团走入田间地头,与当地人一同庆祝新米节。侗家人们载歌载舞,欢庆新谷丰收,感恩自然馈赠。新米节的核心是感恩自然与祖先。家家户户采摘初熟稻穗蒸煮新米饭,先祭祖、敬天地,然后全家共享。充满对丰收的喜悦和对风调雨顺的祈愿,是农耕文化的重要体现。侗家人身着传统服饰,载歌载舞,用这里特有的热情款待了实践团成员。一盘盘当地菜肴轮流端上桌,藏着对耕耘的感恩;一杯杯好客的酒轮番下肚,酿着对来年的希冀。

实践团深入侗寨阡陌,在鼓楼边触摸到侗寨的斗牛相思文化。在热情的村民介绍下,实践团成员与斗牛一同合影,了解到侗族斗牛不同于西班牙斗牛,是牛与牛之间的角力,侗家斗牛多在节日或农闲举行,选用精心饲养的水牛或“碰牛”。斗牛文化不重输赢,重在给侗家各寨提供互通有无的渠道,牛角上传递的是男女间的相思,牛背上翻过寨与寨的山头,它不仅是娱乐,更承载着凝聚村寨、祈求吉祥的文化内涵。

实践团跟随书记和管理人员,进入了“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岜沙苗寨。实践团用双脚亲自丈量了这里的吊脚楼,见证了古老火枪的使用,还看到了左衽右开圆筒扣黑色高腰衣、大裤管的青布裤等传统服饰。岜沙苗族至今保留着古老的装束(男子发髻、配腰刀火枪)和独特习俗。在远离喧嚣的岜沙苗寨,勇敢坚毅的岜沙寨民的枪管里仍藏着对家园的守护,服饰系着对传统的坚守。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的号召下,实践团通过实地调研深刻理解到了流淌在血脉中的传统文化。实践团从优渥的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选取特色要素,与当地的孩子们一同设计制作了四个卡通形象公仔,开启了一场从江文化的现代转译。实践团通过这些作品将民族文化带入课堂,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文化自信,也丰富了实践团成员的设计资源库。在这场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交融中,千年侗韵重绽时代光华。

实践团穿行于黔东南的山川河谷,仿佛触摸到了时间流淌的脉络。从瑶浴氤氲药香中祖辈口传身授的生存智慧,到斗牛场上里父辈对勇气与荣耀的坚守;从新米节沉甸甸谷穗折射的丰收喜悦与对自然的虔敬,到岜沙苗寨古树见证下人与自然共生的朴素哲理——每一种文化都深藏在代代相传的故事里。实践团即是在设计邦邦,也是在重塑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无形纽带,传承古文化,创造新未来,民族文化的新时代正握在每一个理解并珍视这份传承的年轻心灵手中。

实践团合影

实践团与村民合影

实践团与村内特色合影

实践团与孩子制作卡通公仔

实践团与孩子制作卡通公仔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