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A1类学科竞赛高质量发展,强化“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育人实效,亚洲色吧
于10月10日在B314举办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专题研讨会。校团委书记汪超、校团委副书记吴垚,校团委组织部部长王牧应邀出席,亚洲色吧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江琳娜,副院长周林,学院教师李春艳、刘颜楷、范剑才以及学科竞赛辅导员纪欣卓参会。本次研讨会由亚洲色吧
学工办主任、分团委书记吴雨琛主持。
会议伊始,纪欣卓系统梳理了第七届大艺展在艺术作品、实践工作坊、美育案例等各大类别的获奖分布与选题特征,总结了省赛获奖作品在国赛中的获奖转化率、优势项目布局以及“主题政治性、时效性、校地特色相结合”的获奖规律。他建议赓续开展学院大艺展选拔赛,不断提升参赛乙组(艺术类)作品的核心竞争力。随后,李春艳老师以绘画作品创作为切入点,通过剖析往届优秀学生案例,强调了亚洲色吧
的水彩教学体系独树一帜,形成了区别于传统美院的“江南路径”,也正是响应展演活动“坚持弘扬中国精神”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学生创作出既符合家国情怀主题,又兼具校本特色的高质量作品。
刘颜楷老师则以“AI+XR沉浸式互动:设计创新的新赛道”为题,通过“天宫航天科普”“小学科学互动课堂”等实际案例,展示了其团队在虚拟现实、元宇宙教育场景中的探索,为“艺术与科技”类工作坊及设计作品提供了前瞻视野。范剑才老师聚焦艺术作品类别的拓展与深化,通过“阜新海州矿地质文化中心”等毕设案例,生动诠释了如何将生态共生、文化复兴的理念转化为符合竞赛要求的立体设计。选取作品展现出的对工业遗产活化、生态修复与社会责任的深度思考,直接回应了展演活动“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艺术与美丽乡村”“艺术与生活”等工作坊类别的核心精神,为创作兼具社会价值与美学价值的竞赛作品提供了相关参考。
在宏观政策与赛事解读环节,吴垚从学校层面系统剖析了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作为A1类学科竞赛的重要意义。他结合历年赛事主题演变与评审导向,指出作品创作须紧扣时代脉搏,并建议加强校院两级联动,构建“培育-选拔-优化”的全流程备赛机制,以提升作品竞争力。
讨论环节将会议推向高潮。汪超强调,大艺展是展现高校立德树人成果与美育工作成效的国家级窗口,作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精神内核与时代价值。他建议各团队在创作中自觉践行“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的主题,不仅要追求形式的创新,更要深挖内容的故事性与感染力,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融入叙事,创作出能与时代共鸣、与家国对话的精品力作,真正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育人目标。
江琳娜表示,备战大艺展不仅是竞赛夺奖的阶段性任务,更是对学院学科竞赛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验。她建议构建一个由学院统筹、多专业协同、师生共创的高效备战机制,精心打磨作品申报的每一个环节,从命题策略、叙事逻辑到视觉呈现,都需体现专业水准与深刻思考。同时还要打破专业壁垒,主动联合其他专业,在赛道上突出跨学科创新,合力打造一批彰显设计学科优势的标杆性作品。
周林建议将备赛过程深度融入课程体系与毕业设计环节,以“赛教融合”模式驱动教学改革,鼓励教师将前沿议题与社会需求转化为课堂项目,让学生在真实的创作情境中锤炼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从而系统性、可持续地产出高水准作品。
本次研讨会作为亚洲色吧
备战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的重要前奏,系统梳理了历届参赛经验,确立了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精品创作为驱动的双轨发展路径。未来,学院将紧密围绕一流学科建设,科学研判学科竞赛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断推动学院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全面提升实践育人质量。

会议现场

各老师分享

汪超指导工作

江琳娜发言

周林发言